好新闻,可遇也可求!
作者:罗建华,曾三次获中国新闻奖
如果有许多美好可遇不可求,那么好新闻可遇也可求,不信,《好新闻的样子》导引一条探求之路,让你看到长江报人的接力跑动。
其实,究竟什么是好新闻,也往往可感不可言,职场中人未必识得“庐山真面目”,而《好新闻的样子》掀起精品佳作的盖头,带你一览长江报人的独有颜值。
首先喜欢《好新闻的样子》的书名,直白,朴素,亲切,没有虚空高蹈,多有实战操练,媒体人邂逅它,犹如哥们闺蜜,随时拍拍肩膀咬咬耳朵。
当然欣赏《好新闻的样子》的选题,它瞄中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这个“中国新闻奖大户”,用业界行话说“开掘一个富矿”,娓娓道来“金子是怎样炼成的”,拿在手干货满满。
更为推崇《好新闻的样子》的构建,框架可谓宏大,内容着实丰盛,结构铺衍十辑,作品五十五篇尽绽芳华,囊括消息、通讯、摄影、言论、论文、专栏、系列、网络、国际传播、创意互动,标示了一家城市党媒体的精神气质。
本身,长江日报的中国新闻奖作品,主题紧扣时代脉搏,视域放眼全球波澜,品质卓然,特色独著,而且时空跨度与改革开放同频,“全息”提供的案例,既丰饶又多姿,天然就是范本。
《好新闻的样子》发现好资源,占据高起点,综合分析,纵横比较,提取精髓,放大亮点,探究“所以然”,寻求“规律化”,还了大家一个“全景”式好新闻版图。作者朱建华、郑良中,也是摘得中国新闻奖的主儿,笔下自有感同身受,像主题宣传、典型报道——这些重大而又创新难的领域,像新闻发现、价值提升——这些基本而又突破难的命题,由于有了“标本”所承载的生动阐释,无论宏观思维把握,还是微观操作路径,把好新闻的生成机制一一揭示出来,能满足媒体人对其奥秘的好奇追问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《好新闻的样子》是这样出手不凡:因鸟瞰大局而显视野宽度,因整合详实而显信息厚度,因辨析细微而显学理深度,将长江日报创造的荣耀,转化为业界的共同财富,转化为媒体人的充电宝典。它远不是搭建一般“业务指南”的门廊,而是构造“更上一层楼”的旋梯,放在媒体老总的案头,置身大学教授的讲台,相信都会从中获得启悟。
中国新闻奖,新闻界的“金字塔”,长江日报人一次次硬核“冲顶”,并非只是为了拿奖,而是写出够格的好新闻、当好称职的新闻人。正是这种贯穿其间的内驱力,对新闻规律有了自觉把握,对职业使命有了不懈追求,“抓活鱼”与“抱金娃娃”的精品意识强烈,数十年持续不断问鼎,只是水到渠成的回报,也必是喷涌不竭的由来。
我是1994年38岁“半路出家”来长江日报的,深感报社业务氛围浓厚,特别有一种开放气度与创新锐气,鼓励探索,宽容尝试。就个人而言,日本神户大地震时对武汉遇难留学生的追踪、香港回归时对“三趟快车”的溯源、恢复高考纪念时对“二十年前我高考”的重温,从点子策划到版面布局,无不得到放手驰骋,使之产生一定社会反响。其中,有的在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后,再获三年一评的湖北省政府“新闻出版佳作奖”。还如《好新闻的样子》所言,2000至2005年间,所撰新闻论文三度跻身中国新闻奖榜单,全是在报社办公室行政岗位上,不仅没听到“不务正业”的非议,而且广受“无心插柳”的鼓励。我相信,每一个中国新闻奖的得主,都会有类似的体会与感动,难忘报社大家庭“雪中送炭”的温暖,抑或“锦上添花”的胸襟。不由想来,长江报人那种勇于攀高、敢为人先、梯度传承、相互砥砺的身姿,也许是我们“创奖文化”的积淀与迸射吧?
在全国乃至海外,长江日报中国新闻奖的“规模效应”,业界叹为“神一级”“现象级”存在,我们对它背后逻辑力量的认识,对它精神内核的彰显,还有深入探讨的空间,更有发扬光大的义务。
我一直为长江日报的这份辉煌而自豪,曾在2000年新世纪揭开帷幕之际,策划组织《国家新闻奖33件》一书出版,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专家和《新闻战线》《中国记者》的总编对作品分类点评,初步对外推介,扩大了报社影响。
跨越20年,如今《好新闻的样子》堪称一部厚重力作,“后浪”的眼光、见识和情怀,在融媒时代新的传播语境下,无疑又有了一个高层次开始……